【親子活動】香港科學館 PIXAR 彼思動畫的科學秘密 – 記得預約啊

親子活動-科學館-Pixar-herobama

1995年,全球首部全電腦動畫製作的電影《反斗奇兵》上映。自此,彼思動畫製作室不斷創作多部具突破性的電影。究竟彼思員工如何以創造力與想像力,結合藝術和電腦科技來建立說故事的新形式?

「彼思動畫的科學秘密」展覽由波士頓科學博物館與彼思動畫製作室共同策劃製作,讓你從嶄新的角度認識這些電影如何巧妙地融合科學、技術、工程、美術和數學(STEAM)概念,創造出你在銀幕上欣賞到的生動角色和逼真場面。

展覽展出50多組有趣和吸引的互動展品、實物模型及錄像節目,分別介紹彼思動畫製作的八個技術程序。展覽除了資訊豐富和富啟發性的影片之外,還包括多項互動展品,讓你仿如身歷其境般體驗製作流程中的不同崗位。另外,不要錯過與你最喜愛的彼思電影角色,包括巴斯光年、多莉等,合照留念!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
香港科學館籌劃
展覽由波士頓科學博物館與彼思動畫製作室共同策劃製作
華特迪士尼(香港)有限公司全力支持

「彼思動畫的科學秘密」展覽內容

建構模型

角色設計始於美術師,他們會以草圖及泥塑(參考用的雕塑,又稱「初模」),為每個角色創造理想的造型。接着數碼建模師會為角色建構虛擬三維模型。最終模型是一個由點和線相互連接的虛擬數碼線框。
親子活動-科學館-Pixar-herobama-02

建立骨架結構

數碼骨架結構是虛擬骨骼、關節及肌肉,使模型能做出動作。一個好的骨架結構可讓動畫師能輕鬆而有效率地創作各種動作。骨架建構師會將這些動作拆解成獨立單元,並創造出數百個控制點,讓動畫師能創作出各種姿勢。

親子活動-科學館-Pixar-herobama-03

建構表面

虛擬三維模型只展示出物件的一個形狀,而表面則是表達其外觀。表面美術師使用電腦程式「着色器」來建構出它的外觀。着色器決定了燈光在物件表面散射的方式,令它看起來可以像玻璃般閃亮、透明和光滑,或像生鏽般暗啞和粗糙。

親子活動-科學館-Pixar-herobama-04

角色動作製作

彼思的角色動畫師讓角色在每個場景中演出,創作栩栩如生的故事。他們首先會確認關鍵性的影格,設定一個動作中重要的姿勢。然後他們會用電腦程式來編排物件如何在關鍵性的姿勢之間移動,使動作能表達出所需要的情感。

模擬

效果模擬編程員會創作出使場景更為生動和逼真的動作。有些效果模擬工作,如頭髮、毛髮和布料等,會根據角色的動作而變化。有些模擬則重現大自然的現象,例如火或水。程式編寫員先以相關的物理定律為基礎,但會在逼真度、藝術角度及模擬動作所需的製作時間三者之間作出平衡。

親子活動-科學館-Pixar-herobama-07

燈光

燈光是演譯故事的一個重要部分。燈光會引領你的視線,增強每段情節的感染力。燈光設計師亦須要在電腦裏為每個虛擬燈光編寫程式,設定每個燈光的顏色、位置和亮度,以達到理想的藝術效果。

成像製作

虛擬場景已設置——角色的着色及動作已經完成,燈光和攝影機已就位,各模擬器亦已準備就緒。但是,直到成像製作這工序將所有這些數據和電腦編程轉換成為我們看到的圖像之前,沒有人知道它看起來會是怎樣的。彼思會為還是在創作階段的片段製作低解像度的成像,及會為最終版本的電影製作高解像度的成像。

製作流程 《玩轉腦朋友》

細看電影《玩轉腦朋友》中的一個場景,由故事板開始以至完成製作的每一階段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