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現今社會環境的急劇變化,尤其南方氣候潮濕多變,濕疹成為皮膚科最為常見的疾病之一。由於病因複雜,往往反覆發作導致病程較長經久不愈,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若遭受濕疹困擾,你對它的了解有多少?又會怎麼解決呢?下面我們以西醫和中醫的角度來了解濕疹及治療方法。
一、西醫對濕疹的認識
濕疹是一種以滲出為主要特徵的過敏性皮膚病,臨床上皮膚損害以丘疹、水皰、滲出、糜爛、瘙癢為主,色素沉着、表面粗糙,組織學特徵為表皮細胞間水腫,伴有不同程度棘層肥厚及淺表血管周圍淋巴組織細胞浸潤。病因多,病理過程複雜,一般認為是體內外相關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臨床分三個階段
- 急性濕疹 — 以紅斑、水腫、丘疹水滲出和結痂為特徵
- 慢性濕疹 — 以皮膚增厚、苔蘚樣變、色素改變和表皮脫落為特徵
- 亞急性濕疹 — 混合具有急性和慢性濕疹的特徵
(一) 發病內因
包括遺傳因素,為濕疹發病的核心因素,研究顯示與聚角蛋白微絲基因(FLG)基因突變有關,致使對致敏花粉、細菌等外來物質的屏蔽功能降低;內分泌因素,更年期婦女容易患手部濕疹;某些疾病如糖尿病、尿毒症等易引發濕疹;胃腸道功能紊亂;神經精神因素如疲勞、緊張憂慮等可加重濕疹病情。
(二)發病外因
主要與飲食不當及外感風、濕、熱相關,如氣候條件、生活環境等。外界物化刺激如紫外線、乾燥、搔抓以及各種動物皮毛、化學物質甚至某些食品致敏原等均可誘發或加重濕疹。
二、中醫對濕疹的認識
現代延續了前人的認識,概括濕疹的病機為體虛為本,風濕熱邪為標,認為濕疹的發生總由稟賦不足,外感濕熱之邪,郁於腠理(中醫指皮膚的紋理和皮下肌肉之間的空隙),致濕熱內藴而發病。久病則耗血傷津,致脾虛血燥。根據病圈分濕熱型、濕阻型、血虛風燥型。
- 急性者 – 以濕熱為主,外感風、濕、熱邪或過食辛辣發物而致濕熱阻於肌膚。
- 亞急性者 – 以濕阻型居多,與脾虛失運、濕邪留戀有關。
- 慢性者 – 血虛風燥型為害,因久病傷血,血虛生風、生燥、肌膚失其濡養而成。